工信部近日公布了首批“智能网联汽车”试点名单,涵盖9家企业,包括传统车企和新兴企业,产品类型覆盖乘用车、客车和货车。尽管官方未明确自动驾驶标准,车企们已以“L3级准入和通行”为宣传口径庆祝。
此前,L3级自动驾驶牌照仅限于测试,而此次入选意味着企业可开发可量产产品,对自动驾驶行业是一大步。但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仍面临责任划分、长尾效应和算力限制等挑战。
首批试点企业包括7家乘用车企业:一汽、上汽、广汽、长安、北汽蓝谷、比亚迪和蔚来,后者成为唯一入选的新兴造车企业。货车企业为上汽红岩,客车企业为宇通客车。 去年11月,“四部门”联合发布《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选拔具备量产条件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此次名单可视为正式筛选结果。
从车企背景和产品类别看,国家队企业占多数,如央企一汽和地方国资背景的上汽、广汽、长安和北汽。比亚迪和蔚来是非国有车企代表。产品覆盖全面,包括乘用车、货车和营运客车。
首批试点车辆将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重庆、郑州和海南儋州等7个城市运行,显示出对一线城市的青睐。小鹏、华为等智能驾驶领先企业及百度、文远知行等科技公司未出现在首批名单中。
获得试点资格的是汽车生产企业和交通出行企业组成的“联合体”。例如,广汽旗下的上海祺宸科技有限公司与如祺出行合作,形成生产和使用主体的联合体。
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试点主要面向B端网约车平台,预示着Robotaxi落地不远。华为、小鹏等新兴势力尚未有独立网约车平台,这也是它们未出现在首批名单中的原因之一。
工信部强调,获得L3测试牌照是产品研发的基础,也是试点的重要基础。试点申报后,未申报或未进入试点的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可按流程自愿申报。
试点过程包括申报、产品准入试点、上路通行试点、暂停与退出、评估调整等环节。产品准入试点包括测试与安全评估、准入许可等。通过评估的车企,经工信部审查和公示后,将决定是否准入,并设置准入有效期和实施区域等限制性措施。
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,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办理车辆登记后,可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。运输经营还需满足相应运营资质和管理要求。
当前,试点申报阶段的遴选仅代表企业自动驾驶落地的起点。下一步,企业需准备路试,遵循《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实施指南(试行)》的要求,包括模拟仿真、封闭场地、实际道路测试,以及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。
进入上路通行试点阶段的企业,必须具备L3测试牌照和试点名单资格。虽然目前有9家联合体,但最终参与上路通行试点的可能不足9家。
此次试点企业的公布,为有能力的车企提供了“松绑”,使其能够更快地接受市场检验。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车企和平台加入试点。自动驾驶在To B领域将率先落地,消费者能够购买到自动驾驶车辆的时间表尚未明确。随着L3级自动驾驶的到来,L4级自动驾驶的实现也指日可待。
|